▲沃尔夫父女展示自己创作的大熊猫作品。
" 撕纸就像吃饭,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吃下去。" 红色宣纸摊在手心,一撕一折一挖,一艘纸上龙舟活灵活现。逢年过节出现于市民窗头桌前的海派撕纸,已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性传承人华兴富不断推动这项非遗进校园、进社区。
正值端午佳节,华兴富一点也没闲着,接连将非遗课程送至坚守岗位无法过节的青年们身边。他还特别设计了粽子宝宝、龙舟等 " 时令 " 撕纸,让艾草芳香在心头久久回味。
(相关资料图)
这些情愫更是走进了各国友人心中。端午前夕,来自美国的拉夫 · 沃尔夫父女特地前往长宁区新泾镇社区文化事务中心华兴富撕纸工作室学习技艺," 我们永远不会忘了这次特别的体验,撕纸背后的美好祝福也将融入我的生活。"
" 世上没有两幅相同的撕纸 "
撕纸,有着很多可能性,同样也很考验基本功。
沃尔夫父女的体验从直线、圆形、月牙 3 个符号开始,这些基本元素构成了撕纸大多数的 " 零部件 "。以直线为例,左手虎口 " 锁定 " 纸张,食指与拇指作为 " 向导 " 缓缓下移;右手手腕微弯,指尖用力沿着轨迹撕开。无论熟悉还是生疏,都没法撕出笔直的直线,这正是海派撕纸的魅力所在," 边缘毛茸茸的撕开痕迹,弯弯曲曲、似直非直、似圆非圆,都是纸韵。"
最早,人们在树叶、鱼皮上撕出图案,是为了传递信息、沟通对话。后来有了纸张与文字,撕纸便成了一项展示美与情感的手艺。
也因此,撕纸没有 " 标准答案 "。沃尔夫父女在华兴富的教授下,每人撕出一只小兔子。手巧的女儿贝拉在兔子脸颊处撕了两个小圆点,还在嘴巴上添加了月牙——这只小兔有了腮红与龅牙。拉夫笑称,自己撕了个 " 兔子男孩 ",而女儿的是 " 兔子女孩 "。" 力度、手法与情感等不同,这世界上找不到两张一模一样的撕纸,每件作品都无可替代。" 华兴富说。
熟手撕纸最短也得用上半小时,考验的是 " 心定 "。眼睛跟着双手走,双手随着心思动,眼、手、心三者合一才能成就佳品。看着华兴富的作品,拉夫颇为感慨:" 撕纸作品里的一道道线条、交叠的形状都非常考验功力,太精致了。"
" 把祝福藏进图纸中 "
根据时令节气,撕纸也有百般花样。今年上半年在教授一群青少年撕纸时,华兴富接到了 " 订单 ":能不能设计可爱的粽子呢?端午节前一个月,华兴富便一头扎进了工作室捣鼓。" 只撕粽子有点单调,或许可以把粽子刻画成一个‘小朋友’。" 于是,他给粽子增加了 " 人脸 ",用鼻子眼睛点缀;还增添了几个对折的 " 支架 ",从而呈现放粽子的竹篮。但最特别的还属粽子撕纸 " 肚子 ",华兴富设计了一个汉字 " 吉 "。
马背架元宝、龙身贴牡丹、粽子寻 " 吉 " 字——海派撕纸亮在 " 隐藏款 ",也就是在特定图案里 " 藏 " 下吉祥富贵与幸福的美好寓意。比如,拉夫父女撕的小兔子头上,就融入了牡丹花。华兴富介绍,汉字、牡丹花、窗花等中国元素点缀于作品上,让撕纸技艺更有了神韵。
这个端午,华兴富还设计了龙舟撕纸:两个小人撑着龙舟向前冲。" 我表达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明年是龙年,想有个好兆头。" 看到这些新设计,漂洋过海在上海待了 16 年的沃尔夫也跃跃欲试。" 上千年历史的技艺也有新设计,美得让人沉醉。"
今年 3 月开始,华兴富每周六都安排课程让人们体验非遗技艺。他也曾带着撕纸亮相进博会,向世界展示这一指尖上的智慧,让国际友人能领略这指尖的 " 轻捻慢拢 "。华兴富说," 一张纸、一件事、一辈子,我用撕纸描绘生活,并希望传统技艺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作者:占悦
编辑:施薇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