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2年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了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了17.84万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看有关报道时,我还学会了一个名词——“超额储蓄”。
什么是超额储蓄?打个比方来说,根据以往的增幅,原本预期去年的存款增量是A,但实际上去年的存款增量比预期的高得多,去到了B,那么,B和A之间的差额就叫超额储蓄。
据统计,我国2022年的“超额储蓄”大概在8万亿元左右。
专家们都在呼吁和研讨,2023年怎么打开居民生活半径,重新丰富消费场景,怎么把“超额储蓄”转化为投资或者消费。
可是,看了这组数据后,作为普通人的我却认为,2023年要多存钱、少折腾,手握现金才是王道。
01继续攒钱,应对不确定性。
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下降,居民存款反而暴涨,首要的原因就是经过这三年,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金钱观发生了改变,学会了精打细算,学会了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前几天,看到媒体报道张学友“哭穷”。张学友说这三年没有收入,一直在吃老本,现出售浅水湾的豪宅度过“难关”。
虽然明星们的“没钱”和我们普罗大众的“没钱”是不同的概念,但大明星都开始降低生活成本了,每月收入不过几千大洋的我们又谈何“报复性消费”呢?
防疫政策放开,经济逐渐复苏,但全球经济衰退、外需疲软、内需不振,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多,“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很庆幸自己养成了储蓄的习惯,虽然存款不多,却让我这三年,真正体会到了“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02少些折腾,待定而动。
这三年,和同事、朋友聊起来,大家感叹最多的就是“幸好还有这份工作”。
M在国有银行工作,曾经对这份工作颇有怨念,想辞职自己创业。现在说起来,她拍着胸脯说:“幸好我的辞职书最后没交上去。经过疫情,我觉得这份工作蛮好的,在这风雨飘摇的三年,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太好了。”
改变了心态的她,工作积极主动,升职加薪,收入反而增加了。
这三年,特别是后两年,我们单位的离职率明显下降。冲动辞职的人少了,即使要跳槽,也先找好下家。
03谨慎投资,手握现金才是王道。
2022年8亿的超额储蓄的形成,除了预防性储蓄和消费不振的原因,还受房地产低迷、股市投资、理财收益下降的影响。
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居民收入分组资料推算,只有37%的中高收入阶层在满足基本的消费后,拥有储蓄的能力。招行2021年的年报数据也显示,82%的存款是由2%的存款客户贡献的,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学者关于社会财富分配的论断还是比较客观的。
所以,2022年的存款增量,基本都是有钱人贡献的。新增的存款中,定期存款多增加的量要远远大于活期存款。
按道理来说,有钱人接触到的投资渠道和信息来源比普通人更胜一筹,存款偏好低,为什么会大幅提高存款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而且是定期存款的比例?
四个字可以说明原因:顺势而为。
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很有借鉴意义。欢迎关注“互金财商思维”。
X 关闭